当前位置:

寻迹六尺巷和谐文化 解码基层治理密码 ——安徽财经大学2024级MPA研究生移动课堂纪实


   发布日期:2025-05-12    浏览次数: 10 次


为深化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学理念,510日,安徽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组织2024级研究生走进桐城市六尺巷景区,活动主题是:“学习六尺巷和谐文化 探索基层治理之道”。学院党委书记陈先年、副院长高新宇、MPA教育中心部分教师及24级学生参加了活动。

巷道寻源:一墙一瓦皆教材

上午,师生们踏入六尺巷青砖黛瓦的悠长巷道,沿着斑驳石径缓步而行。讲解员以清代大学士张英“让三尺”的家书为引,结合巷道两侧复刻的清代建筑、互动式情景剧场,还原了“争地纠纷”化解为“礼让佳话”的历史脉络。“三尺墙不仅是空间距离,更是心理距离的消弭。”“基层治理中的‘退一步’,往往能实现社会效益的‘进百步’。”参观六尺巷主体景区之后,师生们围绕“礼让精神在当代社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践应用”展开现场讨论,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,让传统典故与现代治理形成跨时空呼应。

展馆解码:古法新用创模式

在“六尺巷工作法”展陈馆里,师生们了解到,近年来,桐城市从得天独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,将六尺巷典故蕴含的“礼让和谐”文化注入基层治理,创新推出以“党建领事、礼让和事、群众说事、多元解事、网格管事、群力防事”为主要内容的“六尺巷工作法”。运用“听、辨、劝、借、让、和”六步法,通过倾听诉求、辨明是非、劝解疏导、借古喻今、互谅互让、握手言和,实现案结事了人和。展馆内,还展示了各街镇、市直单位依托“六尺巷工作法”,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真实案例。

廉韵铸魂:文化浸润守初心

廉洁文化展陈馆内,学员们从张廷玉“忠厚传世”家训拓片、桐城派“崇实黜虚”典籍中溯源廉政文化基因。现代展区通过“清风巷”三维投影、VR廉政庭审等科技手段,将“让他三尺”的谦逊品德与“严守底线”的纪律意识深度融合。“六尺巷文化不仅是方法论,更是价值观。”“作为未来公共管理者,我们既要传承礼让谦和的胸怀,更要筑牢清廉如水的底线,既要有化解矛盾的智慧,更需秉持‘终不失足于人’的操守。”

此次移动课堂突破传统理论讲授框架,让师生在历史场域中感受文化张力、在实践情境中激活治理思维,是安徽财经大学MPA教育中心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。中心后续将继续挖掘地方治理特色资源,打造“行走的课堂”,为培养具有文化底蕴与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人才注入新动能。(撰稿:方凤;审核:高新宇)



/